企业内刊策划:如何激励投稿

来源:【雅志电刊电子杂志制作/设计公司 | 更新:2019-02-15

很多内刊编辑都抱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稿子很难约。稿件即使约好了,很多又不能如期上交;编辑如不能按期完工,就会受到领导的质疑――尽管是作者没有交稿子,但是领导会认为你工作不得法、不得力。

很多内刊编辑都抱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稿子很难约。稿件即使约好了,很多又不能如期上交;编辑如不能按期完工,就会受到领导的质疑――尽管是作者没有交稿子,但是领导会认为你工作不得法、不得力。这导致编辑工作压力很大,下班以后还在想着工作上的事情,甚至做梦都会想约稿的事情,头脑没有休息的时候。如何激励作者踊跃投稿,是一直困扰内刊编辑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我们请从事内刊编辑工作的纪彦峰先生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一些经验。 

企业内刊

内刊不同于“外刊”。外刊发行量大、影响面广,而且面向的作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所以即使有时候稿费很低,人们仍然愿意给外刊投稿。但是内刊的要求一般是内部人写、内部人看,外面的稿件很少,有的内刊直接排斥非内部员工原创的稿件(类似于“外刊”的“内刊”,即大量吸收外部稿件的“内刊”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从功利的角度看,很难提起作者写作的动力,一旦内在动力不足,依靠外在的力量催逼,是很难完全达到目的的――当然一些催逼的措施还是不可少的。笔者目前也从事内刊编辑工作,写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讨论。 

稿费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不能完全依靠稿费。这和一个企业的发展一样,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能完全依靠钱来留住人才。笔者所在的企业有两份内刊,分别已经坚持了6年、4年左右,其中一份半月一期对内,一份一月一期对外。前者稿件基本上来自内部,稿件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是员工、领导讨论问题的一个平台,每期大约35个页码,A4纸、小四号、行距24磅、无图片。后者稿件有一部分来自外部,因为是房地产企业,所以有一些业主稿件,有大量图片;有来自网上的行业信息、市场动态,再加上编辑整理的企业形象方面的文字,剩下的也是公司内部员工写的。有两名专职的编辑各负责一本刊物的编写。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我们的稿费相当低――大约1000字15元人民币。 

可以说,我们稿件的需求量大,我们企业的人少(160多人),我们的稿费也很低。那坚持了六年,我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让大家认识到内部刊物这个平台的确是展示自己才华的一个地方。我们在内刊上经常讨论、呼吁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甚至工作流程、质量问题等,这些问题尽管解决起来困难重重,但是在我们的呼吁下,的确逐步在解决。大家觉得内刊是务实的、有用的。 

其次,每一个人通过在内刊上发表意见、看法、建议,见解得到了提升,享受到了实惠。有的普通员工,工作很努力,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在内刊上发表文章,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提拔为经理,后来逐步走上了子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在不同的场合,他都向大家传授他的进步经验,让大家觉得内刊是获得提升的通道之一。 

第三,领导很重视。老板、总经理的重视没有停留在会议上的呼吁,而是身体力行,亲自给内部刊物撰写文章。有时候因为工作忙,他就把他的想法告诉我们,由我们整理后发表。领导的示范作用很关键,内部刊物上不能没有领导的声音。俗话说:上行下效,让大家觉得领导很重视内刊,要获得领导的认可,除了工作认真、努力之外,还得敢于表现自己。 

第四,内刊有专职的编辑,也要有兼职的编辑。笔者认为,内刊一定要有专职的编辑,至少一名。这样便于统筹各个方面的工作,便于刊物思路的前后具有统一性。当然,“专职”意思是把“内刊编辑”的工作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说除了编辑工作,别的事情都不能干了,例如笔者同时还负责着网站管理、重大活动拍照、会议记录、讲话稿起草、合同起草等文字工作。 

内刊可以有很多兼职的编辑――毕竟不是外部刊物以市场为导向,质量的要求可以低一点,参与性是最关键的。兼职的编辑一定要是自愿的,愿意尝试、愿意付出的,毕竟这种额外的工作很难有多少回报的。笔者所在的企业就有兼职的编辑,专职编辑抓重要栏目、抓住流、抓导向,一些次要的栏目、部门性质的栏目由兼职编辑组稿。例如笔者的内刊就把文学性的、生活性的、幽默性的、市场信息类、专业性的栏目分给别的部门员工,他们都做得不错,比我自己什么都管、什么都做效果要好。不一定每期每个栏目都上,哪个兼职编辑完成了组稿就上哪个。每年评选一个优秀的兼职编辑,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 

发动群众,比孤军奋战要好。 

第五、通过多种方式明确告诉作者队伍内刊需要什么样的稿件。一年要有一年的计划,半年要有半年的计划,每季度要每季度的计划,每个月要有每个月的计划,这些计划可能随时调整、随时变化,但是一定要及时让每个人知道内刊需要什么样的稿件,否则作者不知道要写什么。 

第六、通讯员队伍。每个部门都要有一名通讯员,他不一定能写得很好,但是与该部门的沟通、对接,就可以直接找该员工搞定。要给这些通讯员一定的物质激励。要经常询问通讯员的想法以及他们的建议,每个季度召开一次通讯员的会议讨论公司近期的热点、难点。每年要评选优秀的通讯员,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七、培训作者。有的编辑反映,作者群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胜任,这个问题的确很让人头疼,如果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那内刊编辑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有时候看看自己收上来的稿件,真是感觉还不如编者自己动笔写算了。改稿子比写稿子还难―― 做过编辑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只好慢慢培训,可以集中请老师讲一讲,也可以随时指导他们怎么写,手把手教,告诉他们文章内容、文章结构,他们写出来以后编者再润色文字。 

第八、把内刊的投稿任务分解到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人身上,这样做可能会招致怨言,而且稿件质量会大幅度降低,加上互联网现在这么发达,抄袭成风,尽量不要采用这种办法。但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这种硬性的规定也是一种策略,起码引起每一个人的重视。 

有了这些措施,也不一定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写,而要达到人人都愿意写的境界,我们要走的路更长…… 

但是,在本文将要结束的时候,笔者想强调一下,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懒虫,可能内刊的写稿、编稿对大家来说是一种额外的劳动,很多人不愿意承担,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同时也要认识到,每个人也天生有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认可的需要,如果内刊编辑能把“额外的劳动”的观念转变为“内刊如何帮助每一名员工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条路上来,或许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专职编辑尽管很苦很累很窝囊,而且似乎没有地位,但是长期进出各位领导的门,总能摸索一点当领导的技巧吧?同时领导对你的努力总不会视而不见吧?虽然说没有一官半职,但你统领的实际上是全公司的人,因为你有机会和每一个领导、每一个员工打交道――哥哥也是“无冕之王”啊。试问除了老板谁有这样的权利――而且当老板也不是无所顾忌,他有时候也不得不借助你的这只手啊。 

兼职编辑尽管比普通员工多干了活,但是他为自己拓宽了职业道路。如果干得顺当,想转行也可以,内刊编辑的待遇在北方不怎么样,在南方还是相当不错的。 

通讯员尽管多干了活,但是锻炼的是协调整个部门员工的能力,下一步他可能就有能力干部门经理了;对普通员工来说,即使没有因为写了几篇文章而升职,至少写作水平提高了吧?如果贵公司稿费也可以的话,多收几量银子也是不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