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电子杂志
一.跟 Square这样的移动支付合作
出版商应该找到一个理想的微支付方式,而以Square为例这样的移动支付只需要把智能手机应用连接到信用卡上即可,电子杂志(www.yazine.com)然后就可以享受目前Square在实体零售店享受到的福利了:零售商只要把那个应用安装在自己的平板上,然后辨认客户的账号和资料就行了。所以出版商们完全可以照搬:当用户来到你的平台上时,在读内容前、或者打开阅读应用的那一霎那, 一个小窗口会弹出来提供两种付费选择:
1. 自助模式:按时间来付,读一天后付多少、一周或者一个月付多少。
2. 单个故事支付模式:对于要读的故事,只需点击故事标题进入“购买此故事”;如果按错了,在30秒内允许撤销,所以还有个“撤销”按钮取消此次交易。
二.读后“付小费” 模式
出版商可以提供免费内容,但是在每个故事下面设置一个问题:“你愿意为这个故事留下1美元吗?”如果读者觉得物有所值,他只需点击旁边的“Yes”然后继续下一个故事,出版商最好给文章的作者配一个图像,这样就可以利用“推动心理学”了,研究表明,当用户感觉自己被注视着的时候会付的更多,即使只是一双虚拟的眼睛。而且会提醒读者这个内容是需要付费的,是这个跟他们一样的人的劳动结果。
而且读者“给小费”的行为应该被体现出来,然后他们可以选择性地分享到Twitter, Facebook 或者他们的阅读资料里,这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分享心理和虚荣心理。
三.手势操作技巧
假设出版商和Square已经合作就开始了,你要允许读者用手指点击时会显示这是他阅读的第几个故事,如果是第5个故事,它会提醒你愿意留下第五个1美元小费吗?,点击“是”然后就可以了。
四.针对故事内容插广告
在数字媒体上,杂志插图广告不再那么好卖,出版商只能根据读者的位置、资料、兴趣、 阅读历史来提供定向广告,却是有人会在意,但大多数用户还是不介意这些资料被人追踪的,退一步来说, Google, Facebook, 和 Twitter 都是这样做的。
当然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来安插广告, 广告商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来选择插放处、而且可以根据早期的广告效果做一定的调整。
或者用户也可以选择自主服务,例如来自旧金山的男性纽约客读者一周用纽约客应用读5个故事以上,他们也可以用这个应用在旧金山直接把广告发向全世界。
五.私人附加广告
比如一个故事讲得是欧洲创业者,而读者是一位硅谷创业者,急需人才,他可以在故事的底部附上一句“创业公司开发者急需招人”的私人小广告,如果你需要长期呆在上面的位置,多付一些钱就是了。
六.会员制度
有些可以采取会员制,允许他们参加年度聚餐、会议、和编辑团队共处的日子、会见相关行业的名人,然后这些经历会包装成故事或者视频录像就像 PandoMonthly那样的盈利模式。
在Web杂志上 New Yorker 已经这样做了,但是在数字媒体是还没有先行者,所以值得期待。
小结:也许你觉得没有一个建议是杀手锏,但是把他们组合起来出版商的经济问题肯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任何一种方式都不用依靠旧有模式,改革的压力也非常小。